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六章《幾何原本》——徐光啟

關燈
第二十六章 《幾何原本》——徐光啟

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謚文定,上海人,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入天主教,教名保祿,較早師從利瑪竇學習西方的天文、歷法、數學、測量和水利等科學技術,畢生致力於科學技術的研究,勤奮著述,是介紹和吸收歐洲科學技術的積極推動者,為17世紀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徐光啟,生於上海縣法華匯一個小商人的家裏,當時的法華匯還不是城市而是鄉村,四周都是種滿莊稼的農田。徐光啟小時候進學堂讀書,就很留心觀察周圍的農事,對農業生產有著濃厚的興趣。

青少年時代的徐光啟,聰敏好學,活潑矯健,當時人們說他“章句、帖括、聲律、書法均臻佳妙”,喜歡雪天登城,在龍華寺讀書時喜登塔頂,考中秀才以後,在家鄉和廣東、廣西教書,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廣泛閱讀古代的農書,鉆研農業生產技術。由於農業生產同天文歷法、水利工程的關系非常密切,而天文歷法、水利工程又離不開數學,他又進一步博覽古代的天文歷法、水利和數學著作。

徐光啟,受聘去韶州任教,二年後又轉移至潯州,在韶州見到了傳教士郭居靜,這是徐光啟與傳教士的第一次接觸。在郭居靜那兒,第一次見到一幅世界地圖,知道在中國之外竟有那麽大的一個世界;第一次聽說地球是圓的,有個叫麥哲倫的西洋人乘船繞地球環行了一周;第一次聽說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遠鏡,能清楚地觀測天上星體的運行。所有這些,對他來說,都是聞所未聞的新鮮事,從此,他開始接觸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學,知識更加豐富了。

徐光啟由廣西入京應試,本已落選,但卻被主考官焦竑於落第卷中檢出並拔置為第一名。現在看來,徐、焦二人都主張文章學問應該“益於德,利於行,濟於事”,或許在經世致用思想上的一致,徐光啟才被焦竑賞識並被拔置第一的,但不久焦竑被劾丟官,轉年徐光啟參加會試也未能考中進士,他便又回到家鄉課館教書。

在同郭居靜交往的時候,徐光啟聽說到中國來傳教的耶穌會會長利瑪竇精通西洋的自然科學,就到處打聽他的下落,想當面向他請教,得到了利瑪竇正在南京傳教的消息,即專程前往南京拜訪。

利瑪竇是意大利人,原名叫瑪太奧·利奇,從小勤奮好學,對數學、物理學、天文學、醫學都很有造詣,而且擅長制作鐘表、日晷,善於繪制地圖和雕刻,三十歲從神學院畢業,利瑪竇被耶穌會派到中國來傳教。為了便於同中國人交往,刻苦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和古代文化,換上中國的服裝,按照中國的禮節和風俗習慣進行活動,還為自己取了利瑪竇這樣一個中國名字。

徐光啟見到利瑪竇,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情,希望向他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利瑪竇看他是個讀書人,也想向他學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並熱衷發展他為天主教徒,就同他交談起來。他們從天文談到地理,又談到中國和西方的數學,臨別的時候,利瑪竇對徐光啟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的請求未置可否,卻送給他兩本宣傳天主教的小冊子。一本是《馬爾谷福音》,講的是耶穌的故事,另一本是《天主實義》,是利瑪竇用中文寫的解釋天主教義的書。經過三年的考慮,徐光啟在南京接受洗禮,全家加入了天主教,後來徐光啟一直是教會中最為得力的幹將。

徐光啟在未中進士之前,曾長期輾轉苦讀,在破萬卷書、行萬裏路之後,深知流行於明中葉以後的陸王心學,主張禪靜頓悟、反對經世致用,實為誤國害民。有人記述徐光啟當時的變化說:“嘗學聲律、工楷隸,及是悉棄去,習天文、兵法、屯、鹽、水利諸策,旁及工藝數學,務可施用於世者。”還有人記述說“公初筮仕入館職,即身任天下,講求治道,博極群書,要諸體用。詩賦書法,素所善也,既謂雕蟲不足學,悉屏不為,專以神明治歷律兵農,窮天人指趣。”徐光啟思想上的如此轉變,使他的後半生走上了積極主張經世致用、崇尚實學的道路。

徐光啟考中進士後,擔任翰林院庶吉士的官職,在北京住了下來,在館所撰課藝,如《擬上安邊禦敵疏》、《擬緩舉三殿及朝門工程疏》、《處置宗祿邊餉議》、《漕河議》等,表現了徐光啟憂國憂民的思慮和淵博的治國安邦的謀略。

利瑪竇在同徐光啟見面的第二年,也來到了北京,他向明神宗貢獻禮品,得到明神宗的批準,在宣武門外置了一處住宅,長期留居下來,進行傳教活動。徐光啟在公餘之暇,常常去拜訪利瑪竇,彼此慢慢熟悉了,開始建立起較深的友誼。徐光啟再次請求利瑪竇傳授西方的科學知識,利瑪竇爽快地答應了,用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的著作《原本》做教材,對徐光啟講授西方的數學理論,利瑪竇每兩天講授一次,徐光啟總是準時到達。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徐光啟完全弄懂了歐幾裏得這部著作的內容,深深地為它的基本理論和邏輯推理所折服,認為這些正是我國古代數學的不足之處。於是,徐光啟建議利瑪竇同他合作,一起把它譯成中文。開始,利瑪竇對這個建議頗感猶豫,因為歐幾裏得的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拉丁文和中文語法不同,詞匯也很不一樣,書裏的許多數學專業名詞在中文裏都沒有相應的現成詞匯。要譯得準確、流暢而又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早先曾有一個姓蔣的舉人同利瑪竇合作試譯過,就因為這個緣故而不得不半途而廢。但徐光啟認為只要肯下功夫,總是可以譯成的,在他的一再勸說下,利瑪竇也就同意了。

先由利瑪竇用中文逐字逐句地口頭翻譯,再由徐光啟草錄下來,譯完一段,徐光啟再字斟句酌地作一番推敲修改,然後由利瑪竇對照原著進行核對。遇有譯得不妥當的地方,利瑪竇就把原著再仔細地講述一遍,讓徐光啟重新修改,如此反覆。徐光啟對翻譯非常認真,常常是到了深夜,利瑪竇休息了,他還獨自坐在燈下加工、修改譯稿。有時為了確定一個譯名,他不斷地琢磨、推敲,不知不覺地就忙到天亮。譯文裏的“平行線”、“三角形”、“對角”、“直角”、“銳角”、“鈍角”、“相似”等等中文的名詞術語,都是經過他嘔心瀝血的反覆推敲而確定下來的。

徐光啟和利瑪竇譯出了這部著作的前六卷,徐光啟想一鼓作氣,接著往下譯,爭取在年內譯完後九卷,但利瑪竇卻主張先將前六卷刻印出版,聽聽反映再說。付印之前,徐光啟又獨自一人將譯稿加工、潤色了三遍,盡可能把譯文改得準確,然後他又同利瑪竇一起,共同敲定書名的翻譯問題。這部著作的拉丁文原名叫《歐幾裏得原本》,如果直譯成中文,不大象是一部數學著作。如果按照它的內容,譯成《形學原本》,又顯得太陳舊了。

利瑪竇說,中文裏的“形學”,英文叫作“Geo”,它的原意是希臘的土地測量的意思,能不能在中文的詞匯裏找個同它發音相似、意思也相近的詞。徐光啟查考了十幾個詞組,都不理想,後來他想起了“幾何”一詞,覺得它與“Geo”音近意切,建議把書名譯成《幾何原本》,利瑪竇感到很滿意。

《幾何原本》前六卷正式出版,馬上引起巨大的反響,成了明末從事數學工作的人的一部必讀書,對發展我國的近代數學起了很大的作用。後來,徐光啟雖然沒有能夠再和利瑪竇一起譯出《幾何原本》的後九卷,但他又陸續寫了許多其他的科學著作。

徐光啟守制期滿,回京覆職,此後除幾次臨時性差事之外,一直擔任較為閑散的翰林院檢討。和當時一般文人官吏熱衷於筆墨應酬不同,徐光啟用較多的時間進行天文、算法、農學、水利等科學技術研究,從事了不少這方面的翻譯和寫作。在寫給親戚的信中徐光啟自述道:“昨歲偶以多言之故,謬用歷法見推……惟欲遂以此畢力,並應酬文墨一切迸除矣。何者今世作文集至千百萬言者非乏,而為我所為者無一有。歷雖無切於用,未必更無用於今之詩文也。況弟輩所為之歷算之學,漸次推廣,更有百千有用之學出焉。如今歲偶爾講求數種用水之法,試一為之,頗覺於民事為便……弟年來百端俱廢者,大半為此事所奪。”其中的“用水之法”,指的是與傳教士熊三拔合譯的《泰西水法》,書中介紹了西洋的水利工程作法和各種水利機械。

在此期間,徐光啟還與傳教士合作再次校訂了《幾何原本》並出版了第二版。同時他還為李之藻與利瑪竇合譯的《同文算指》、熊三拔編著的介紹天文儀器的《簡平儀說》等書寫了序言,這些序言表達了徐光啟對傳人的西方科技知識的看法。

向傳教士學習科技知識的同時,徐光啟對他們的傳教活動也進行了協助,幫他們刊刻宗教書籍,對傳教士的活動也有所庇護。徐光啟的這許多行為,多被朝臣誤解,加上與其他官員的一些意見不合,因此他辭去工作,在天津購置土地,種植水稻、花卉、藥材等。在天津從事農事試驗,其餘時間則多是往來於京津之間,這期間,徐光啟寫成“糞壅規則”,並寫成他後來的農學方面巨著《農政全書》的編寫提綱。

北方後金叛亂軍隊襲擊邊關,經人介紹推薦,明廷召徐光啟於病中,徐光啟在寫給焦竑的信中寫道:“國無武備,為日久矣,一朝釁起,遂不可文。啟才職事皆不宜兵戎之役,而義無坐視,以負國恩與師門之教”。他不但自己力疾赴命,同時還感召別人放棄安適生活,共赴國難。徐光啟從事選兵、練兵的工作,這時他雖已年近60,而保國守土的愛國忠心,昭昭可鑒,不讓壯年。

徐光啟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監察禦史的新官銜督練新軍,主張用兵之道,全在選練,選需實選,練需實練,這期間他寫了各種軍事方面的奏疏、條令、陣法等等,後來大都由他自選編入《徐氏庖言》一書之中。但是由於財政拮據、議臣掣肘等原因,練兵計劃並不順利,徐光啟也因操勞過度,上疏回天津養病,遼東兵敗,又奉召入京,但終因制造兵器和練兵計劃不能如願,再次辭歸天津。

魏忠賢閹黨擅權時,為籠絡人心,曾擬委任徐光啟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事的官職,但徐光啟不肯就任,引起閹黨不滿,被劾,皇帝命他閑住,於是他回到上海,在上海閑住期間,他進行《農政全書》的寫作。徐光啟自編的軍事論集《徐氏庖言》,也是此時刊刻出版的。閹黨彈劾徐光啟練兵為孟浪無對、騙官盜餉、誤國欺君等等,《徐氏庖言》的出版正是對這些不實之詞的回答。

崇禎帝即位,殺魏忠賢,閹黨事敗,徐光啟官覆原職,充日講官,經筵講官,為天子師,又升為禮部左侍郎,三年升禮部尚書,已是朝廷重臣。

這期間,徐光啟對墾荒、練兵、鹽政等方面都多所建白,但其主要精力則是用於修改歷法。前此自從與傳教士接觸之後徐光啟即留心天文歷法,就有入推薦由徐光啟督修改歷,未成。徐光啟恢西法推算,其結果較欽天監為密,朝廷決心改歷,令徐光啟主持。徐光啟從編譯西方天文歷法書籍人手,同時制造儀器,精心觀測,分五次進呈所編譯的圖書著作,這就是著名的《崇禎歷書》,全書共46種,137卷。這時,徐光啟已70歲了,但其研究熱情不減,親自實踐,目測筆書,融匯中西,不愧為一代科學家的風範。

徐光啟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予機要,加徐光啟為太子少保,再加徐光啟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至此,他已是位極人臣了。每日入值,手不停揮,百爾焦勞,歸寓夜中,篝燈詳繹,理其大綱,訂其細節,這正是他宰相兼科學家繁忙生活的寫照,如此繁忙,不久他就病倒了,病危時仍奮力寫作“力疾依榻,猶矻矻捉管了歷書”,並囑家屬“速繕成《農書》進呈,以畢吾志”,逝世,終年72歲,謚文定。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